据《浦江县志》记载及现代研究,浦江剪纸在唐五代以前就已兴盛。到了清代,独具特色的浦江乱弹戏曲艺术在浦江盛行。正是这股热潮,给民间剪纸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,采用戏曲人物作为剪纸题材遂成一种时尚。于是剪纸在浦江乱弹的独特艺术效应下生发灵性,形成戏曲人物剪纸造型独特,手法多样,阴剪阳镂兼施,既折叠又衬色,精巧工细的风格,从而成为中国南方剪纸的典型性杰出代表。
浦江剪纸由于历史悠久、风格独特、地方色彩鲜明,且能人辈出,历代作品遗存丰厚。尤其是现代剪纸艺术活动不断,创新精品叠出而倍受世人关注。1993年,浦江县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“中国民间艺术(剪纸)之乡”。2008年,浦江剪纸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,2010年,浦江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